|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批评学生,是对学生不良品德的否定性评价,是一种负强化。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某些思想。言行不符合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促其改正。但运用批评手段,要注意方法是否适当,不正确的批评会使学生产生满不在乎,惧怕或仇恨的心理。为此,在运用批评这个教育手段时,必须讲究艺术。
一、“爱”是实施批评教育的基础。教师是创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就必须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为此,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施批评手段的前提和基础。
苏霍姆林斯强调,从事教师职业就必须热爱孩子。他认为热爱孩子是精神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因此,要想批评达到预期目的,首先对学生要有一颗赤诚的心,真心实意地爱他们,通过“爱”这个神奇的力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我曾教到过一个学生,由于他家离学校较远,故中午他便在学校对面的小饭店用餐。一大中午,他刚进小饭店,班中的学生便与他开玩笑,他生气了就跟他们打了起来,随之一气之下饭也不吃回到教室。不多久我也得知了这一情况,不过我并没有马上去找他,而去食堂打了一份饭菜过来。然后我把他请进办公室,让他在办公室里洗了手,心疼地说:“你饿了吧,这桌上的饭菜你拿到教室吃吧。”他接过我给他的饭菜,吱吱唔唔地说:“老师,刚才小饭店的事我错了,你批评我吧。”我站起来摸了摸他的头说:“你先吃饭,我会把这事处理好的。”事后,他对同学说:“老师这样关心我,我今后不会让老师操心了。”
实践证明:只有具有爱心,学生才能动心。缺乏爱的感情基础,任何高明的批评方法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二、批评要防止主观随意性。在学生发生的问题中,有时会涉及好几个人,处理这类问题,必须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研究。反之,学生会认为老师处理事情不公平,有偏向,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
一次自习课上.后排有一个学生把墨水无意碰翻在前排的凳子上,前排学生误认为这是有意的,相互争吵起来,一时班级混乱不堪。我找他们谈话时,他们各自坚持自己的理由,都认为责任在对方。这时只有充分的事实根据才能有说服力。于是,我调查、了解周围的同学,他们都认为是无意的。后来,我以充分的根据指出:“后面的同学的确是无意的,但后果不好,应负一定责任,前座的同学,不能理解后面的学生在教室里吵更不对。”在事实面前,他们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相互赔礼道歉。
三、根据学生个性差异采取灵活方法。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性格,有的脾气暴躁,性格倔强,有的存在依靠心理,有的性格内向,自尊心强。因此,对学生的批评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
脾气暴躁,性格倔强的学生,他们都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处理方式失当易产生逆反心理。对于这种性格的学生,批评前我常先真诚地找出他们的不足,再结合集体舆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使他们感到自责、羞愧、内疚,这样批评就达到了效果。
对依靠心理、惰性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犯了错误,对待老师的批评或满口承诺,或沉没不语。其中,有的是怕老师批评,有的是想应付了事。对这类学生一味批评指责,不会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那么必须运用语言的艺术,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小亚和小军是我教的两个学生,作业拖拉马虎,双休日还常在外面惹事。我找他们谈话,他们不申辩,不反驳。俗话说“三句不开口,神仙难下手。”后来我便用温和、委婉的口气说:“是否我说的情况不符合实际,还是有其它原因呢?从今后我们交个知心朋友吧。”这样反复讲,使这两个学生动了情,逐渐改掉了坏习惯。
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自尊心强,对他们的批评必须注意地点、场合、措词以及方法,尽量少批评,必须批评之时,我或采用举例提醒对方,或宣传好人好事,指名努力的方向。
对自尊心强而偶尔犯错误的学生,我采用没有批评的批评方式,或请他做一件好事,将功补过,或写份说明书,说明犯错误的思想过程,让学生痛定思痛,自我批评,以免重犯。
事实证明在教育工作中,只有恰当地运用批评教育艺术,才能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