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国外方面

    在西方,创造教育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可追溯到本世纪初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自 1950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德将创造力的概念引入科研领域以来,创造力问题在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引起强烈反响。

    美国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始于 50 年代,原因是苏联卫星上天,使美国意识到其科技和军事优势受到威胁,应急起直追,以改变当时美国的科技状态。其途径就是大力开展对创造性问题的研究,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1986 年成立的“全美科学教育理事会”于 1989 年发表了题为《美国人应有的科学素养》(中译本名为《普及科学——美国 2061 计划》)的报告,这是一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宣言。日本 80 年代初提出重视创造性的研究,并把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日本 的教育国策而确定下来。德国近 20 年来不仅完成了一系列创造性量表(测试工具)的编制,而且深入研究创造性的性别差异。英国是创造性研究的发源地,近 20 年来对创造性的研究十分重视,并深入探讨了创造性与智力、个性(即“高素质”问题)的关系问题。

    发达国家近年来普遍开展“创造教育”,并在创造型学校环境、教师和学生问题、创造性的培养途径问题、创造素质和创造能力问题、创造方法问题上都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诚如吉尔福特( 1967 )所言“没有哪一种现象或一门学科像创造问题那样,被如此长久地忽视,又如此突然地复苏。”

②、国内方面

    早在 20 年代, 陶行之 先生就曾提出过实施创造教育。 1985 年 5 月 27 日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具有“创造精神”列为我国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之一。 1999 年 1 月 13 日 颁布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即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1999 年 6 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其主题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江泽民同志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我国小学自 80 年代中期开展创造教育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