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子女的创造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据此,我们认为,有利于小学儿童创造个性发展的家庭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向孩子表达积极的情感。父母对孩子的情感不应仅存在心里,更应向孩子表达出来。告诉孩子父母的爱,拥抱孩子,让孩子明确的知道父母的爱,感受到情感的温暖,可以使孩子有心理安全感和感到心理愉悦,从而积极地认知世界,乐于思索和观察,敢于猜测,有面对失败和批评的勇气。
2、注意沟通和理解。父母应该多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当遇到意见不同时,父母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和理解。有了父母的理解,孩子就能从父母身上获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
3、建立民主的关系。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当孩子的表现或想法与父母不一致时,父母应为孩子有独到的见解而高兴,而不应该认为自己的威望受到了威胁。当孩子与父母出现矛盾时,父母应客观对待,站在公正的立场加以解决,而不应利用成人的优势强权对待。这样,孩子才敢于和乐于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方法。
4、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父母在教养子女时,不仅要关注子女身体的成长和物质的需要,也要关注子女心理的发展和需要。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自理能力加强,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心理需要减少,相反,他们可能更加需要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如果因为孩子大了而减少对他们的情感表达和理解支持,就不利于孩子创造个性的发展。
5、给孩子自主的时间和空间。研究发现,孩子的自主时间越多,创造个性的四个方面的得分就越高。因此,给孩子自主的时空,使得孩子可以有时间去观察、感受、体验和思考,自发地产生好奇心,自发的进行想象,涌起挑战和冒险的愿望。
6、消除偏见。父母对子女应该消除性别、年龄的偏见。不要因为男孩容易闯祸而有先入为主的观点和态度,对其行为、想法要客观思考和对待,不能不问原由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分干涉。
7 、慎重对待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本研究虽然表明父亲对子女的过度保护越多,孩子的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就越高,但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人格发展。北京大学心理系钱铭怡、夏国华做的一项研究表明父亲对子女的过度保护倾向越严重,子女越有可能出现易于焦虑、担忧、郁郁不乐及强烈的情绪反映。这可能与过度保护使子女产生对成人的依恋和对他人的不安全感,形成敏感及情绪性的特征有关。 |